上海大学通信学院拥有两个博士后流动站: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流动站负责人:郭海润,E_mail:hairun.guo@shu.edu.cn

流动站联系人:佘筱燕,E_mail:xyshe@shu.edu.cn 

流动站简介——信息与通信工程

一、流动站概述

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于2003年设立,具有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是上海市重点学科、一流学科、高原学科,也是我校"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学科。拥有上海市特种光纤与光接入网重点实验室、现代通信工程研发中心、信息工程研发中心,数字视音频处理与多媒体传输研究中心,其中上海市特种光纤与光接入网重点实验室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7年12月被科技部批准立项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016年被批准为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数字视音频处理与多媒体传输研究中心是教育部《新型显示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四大研究中心之一。学科带头人是王廷云教授。

二、二级学科及研究方向

(一)通信与信息系统

研究方向:

1.特种光纤与光纤传感器

2.数字通信与网络技术

3.光纤通信与宽带接入网

4.无线通信与多媒体技术

5.盲信号处理及应用

6.电子系统与信号检测

7.嵌入式系统

8.光子学与光电子技术

(二)信号与信息处理

研究方向:

1.数字图像处理和音频信号处理

2.图象通信与视音频处理

3.图象处理与模式识别

4.语音信号编码及识别

5.医学电子学与信息系统

6.数字媒体技术与应用

7.计算机视觉

流动站简介——电子科学与技术

一、流动站概述

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经过"211"建设经费、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上海市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经费等的投入,重点建设了与学科发展密切相关的5个研究方向:数字媒体与嵌入式技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射频电路与系统、光电器件与物理电子学,以及特种光纤与传感技术。本学科具有一批特色研究方向,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博士学位授予点,学科带头人为黄宏嘉院士,已建成"微波与电磁兼容研发中心"和"上海电介质测量基地"。研发中心设有微波电路测量实验室、微波CAD实验室、微波电路制作实验室、天线测量实验室。在微带天线、微波介质测量和射频与微波器件及电路等方面取得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电路与系统2007年12月被评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相继承担了信息产业部重大项目。本学科具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

二、二级学科及研究方向

(一)电路与系统

研究方向:

1、虚拟现实技术

2、音频处理与数据挖掘

3、智能图像识别

4、嵌入式图形图像处理

(二)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研究方向:

1、微结构光纤双折射特性及应用研究

2、空间与时间全偏振态退偏研究

3、非线性脉冲控制技术

4、新型特种光纤器件研究

5、光纤内包层掺杂技术

6、光纤拉曼增强及其传感技术

(三)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研究方向:

1、现代天线与传播

2、微波输能

3、微波介质测量方法与仪器

4、射频与微波器件及电路

5、限定空间无线通信

上海大学关于博士后相关政策详见:https://hr.shu.edu.cn/bsh1/gzdt.htm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